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讯(记者 连肖 通讯员 张勤)乡村振兴正当时。在梁平区,重庆市人民医院选派的几位第一书记已驻村整一年,他们有哪些成绩和感想?近日,记者从医院组织的驻村工作座谈会上获悉,这些第一书记驻村一年来,纷纷拿出“十八般武艺”助农增收。
许蔚:朋友圈带货土特产
“竹山镇猎神村农特产丰富,有柚子、高山大米、竹笋……”重庆市人民医院社会服务处副处长,猎神村驻村第一书记许蔚,自驻村之后,就变成朋友圈的活跃分子。
靠着发朋友圈,她驻村一年内为猎神村带货45万元,为村集体组织增加纯收入2.6万元。
土特产网售竞争激烈,许蔚是怎样“脱颖而出”的呢?
“我自己先为这些产品代言。”许蔚说,在互联网上卖土特产的店铺虽然很多,但是良莠不齐,如何买到真正的绿色食品是个问题。她想到亲自推荐给身边的朋友,以此形成口碑效应,扩大销售面。
许蔚还联系了表弟,请他友情帮忙开发了一个电商小程序,以此打通更大的销售渠道。
冯海翠:医疗帮扶惠农
冯海翠是重庆市人民医院纪检室副主任,在袁驿镇邵兴村当第一书记。
在面对肺癌病人时,袁驿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竟不会使用无创呼吸机。冯海翠得知此事,向重庆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勇求助,黄勇带去两位专家,为卫生院的医生们做专场培训,乡村医生们面临的尴尬问题迎刃而解。
驻村期间,她还针对村里留守老人多、村卫生室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,主动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,在她的推动下,一所高标准的乡村卫生室即将开建。
她还促进重庆市人民医院科教处与镇中心卫生院签订《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协议书》,目前已有4名乡村医生获得免费进修学习机会。
刘建:兴产业、建设施
一年前,重庆市人民医院医保处副处长刘建,到星桥镇高都村当第一书记。他四处走访发现,村中道路崎岖,不仅出行不便,也阻碍产业发展。
为此,他争取到资金为村民修筑产业便道,还为村里安装了90余盏路灯,修筑了3公里公路护栏。为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,他还争取资金为村民修筑了2处休闲娱乐广场。
“考虑到许多村民有劳动能力,我就用帮扶资金帮他们买了猪、鸡、鸭,还有各种蔬菜种子,养殖种植能保证他们稳定增收。”刘建说,他还引导村民发展铁扫把和李子产业,现已种植铁扫把苗80亩,投入48万元打造李子产业园,今年村里还将继续种植李子35亩。
张远全:深入田间地头帮村民
作为小山社区的第一书记,张远全带领村民购买野山椒种苗,还帮脱贫户牵线搭桥跑销售,这彻底打消了农户的顾虑,农户开始放开手脚种植野山椒。
张远全还筹措资金15万元,在小山社区新建3个大棚育苗基地,今年购买了蔷薇、月季等花卉种子进行育苗。未来,该基地可满足全镇及周边乡镇的种苗需求,村民由此可稳定增收。
在小山社区,238亩大雅柑长期饱受病虫害影响,他组织村民治理病虫害,今年大雅柑盛产后预计收入可达200万元以上。
“只有真正地深入田间地头,深入百姓家,才能掌握社情民意,也才能真正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。”张远全说。